日期

禮類
樂類
書類
春秋類
小學類
詩類
    故或十月为即位告祭十一月为正祭欤
武帝本纪保定元年春正月庚戌祀圜丘
天和二年春正月丁亥初立郊丘坛壝制度

宣帝本纪宣政元年即位七月丙午祀圜丘
隋书礼仪志后周宪章姬周祭祀之式多依仪礼司量
掌为坛之制圜丘三成成崇一丈二尺深二丈上径六
丈十有二阶每等十有二节在国阳七里之郊圜壝径
三百步内壝半之方一成下崇一丈径六丈八尺上崇
五尺方四丈八方方一阶阶十级级一尺其祭圜丘及
南郊并正月上辛圜丘则以其先炎帝神农氏配昊天
上帝于其上五方上帝日月内官中官外官众星并从

祀皇帝乘苍辂载玄冕备大驾而行预祭者皆苍服
音乐志周太祖迎魏武入关乐声皆阙恭帝元年平荆
州大获梁氏乐器以属有司制其歌舞竟未之行也
和元年
武帝初造山云舞以备六代南北郊雩坛太庙
禘祫俱用六舞南郊则大夏降神大濩献熟次作大武
正德武德山云之舞宣 (第 46b 页)
          右唐后妃庙
五代史唐本纪废帝清泰二年二月己丑追尊鲁国太

夫人魏氏为皇太后
 唐明宗家人传魏氏镇州平山人也其子为潞王从
 珂明宗时从珂已王乃追封魏氏为鲁国夫人 废帝
 即位
追尊魏氏为皇太后议建陵寝而太原石敬瑭
 反乃于京师河南府东立寝宫清泰三年六月丙寅
 遣工部尚书崔俭奉 (第 13b 页)
 事之礼此其权舆欤

周书武帝本纪 天和元年秋七月壬午
诏诸胄子入学
但束修于师不劳释奠释奠者学成之祭自今即为恒

宣帝本纪大象二年二月丁巳帝幸露门学行释 (第 24a 页)
武帝本纪保定元年春正月乙亥亲耕藉田 天和元年春正月己亥
亲耕藉田 二年春正月己亥
亲耕藉田
建德三年春正月乙亥亲耕藉田
隋书礼仪志隋制于国南十四里启夏门外置 (第 32a 页)
定元齐三年/北齐河清元后梁萧察于岿天保元 六年北 武成)
(帝禅位于太子纬是/为后主改元为天统) 丙戌天康元年(一元是年北周天/和 帝在位六)
(年改元二太子/伯宗立后废)
 丁亥废帝光大元年(二顼二年安成/王 废帝为临)
(海王自立元帝在/位二年改 一) 己丑宣帝太建 …… (第 10b 页)
 宗为太上皇
纪元表癸丑玄宗开元元年(二十九元七年渤海王武/艺仁安 十六年渤海)
(王钦茂/大兴元)壬午天宝元年(十五载三年正月改年曰载于/十五 帝幸蜀太子亨即位)

(灵武尊帝为上皇天帝改元安禄山反僣称帝/国号燕改为圣武元 在位四十四年改元二)
唐书肃宗本纪天宝十五载玄宗避贼行至马嵬父老
遮道请留太子讨贼玄宗许之遣寿王瑁及内侍高力
士谕太子太子乃还七月辛酉至于灵武壬戌裴冕等
请皇太子即皇帝位甲子即皇帝位于灵武尊皇帝曰
上皇天帝大赦改元至德
纪元表丙申肃宗至德元载(三子二载春正月安禄山/为 庆绪所杀庆绪即伪)
(位改元载初十月又改为 天和元载十/二月
上皇还京师 三年改载曰年)戊戌乾元元年 (第 15b 页)
化置家令一人改诸国太妃曰太姬
陈文帝即位尊武帝章皇后为皇太后宫曰慈训 废帝
即位
后为太皇太后宣帝立复为皇太后
后主即位尊宣帝柳皇后为皇太后宫曰弘范
后魏太武即位尊明元杜皇后为皇太后 (第 47b 页)
    蕙田案重午七夕之宴未详始于何时
宣武帝本纪景明三年十二月壬寅飨群臣于太极前
殿
出帝本纪太昌二年正月庚寅朔朝享群臣于太极殿

北齐书文宣帝本纪天保九年十一月甲午帝至自晋
阳登三台御乾象殿朝宴群臣并命赋诗
北周书明帝本纪武成二年春正月癸丑朔大会群臣
于紫极殿始用百戏焉三月辛酉重阳阁成会群公列
将卿大夫于芳林园赐钱帛各有差
武帝本纪 天和元年春正月辛巳
路寝成幸之令群臣
赋古诗京邑耆老并预会焉 三年春三月丁未大会
百寮及四方宾客于路寝 (第 8b 页)
    蕙田案四门小学始于此
世宗时复诏营国学树小学于四门大选儒生以为小

学博士员四十人虽黉宇未立而经术弥显时天下承
平学业大盛故燕齐赵魏之间横经著录不可胜数大
者千馀人小者犹数百
正光二年始置国子生三十六人
隋书百官志后齐国子等掌训教胄子祭酒一人领博
士五人助教十人学生七十二人太学博士十人助教
二十人太学生二百人四门学博士二十人助教二十
人学生三百人

北齐书儒林传齐氏太学博士徒有虚名唯国子一学
生徒数十人耳胄子以通经进仕者唯博陵崔子发广
平宋游卿而已
周书武帝纪 天和元年七月
诏诸胄子入学但束脩于
师不劳释奠释奠者学成之祭自今永以为式
          右南北朝国学
隋书百 (第 18a 页)
州丁丑幸津
门问百年赐以钱帛又赐高年板职各有差九月甲子
自原州登陇山丙戌幸同州冬十二月辛卯至自同州 天和元年冬十一月丙戌
行幸武功等新城十二月庚 (第 29a 页)
捍边之
略委王敬则陈显达王广之王玄邈沈文季张瑰薛渊
等百辟庶僚各奉尔职谨事太孙勿有懈怠知复何言
陈书 天康元年夏四月癸酉
世祖崩于有觉殿遗诏曰
朕疾苦弥留遂至不救脩短有命夫复何言但王业艰
难频岁军旅生民多弊无忘愧惕今方隅乃 (第 5b 页)
 陈皇后传高祖宣皇后章氏太建二年崩祔葬万安

 陵
文帝永宁陵
 陈书 天康元年夏四月癸酉
世祖崩于有觉殿 (第 43a 页)
六月
 丙寅
葬永宁陵
 元和郡县志永宁陵在上元县东北四十里蒋山东
 北
 六朝事迹陵𨽻县东北陵山之南今燕门山之 (第 43a 页)
  后周太祖迎魏武入关声乐阙焉恭帝元年平荆州大
获梁氏乐器乃诏曰六乐尚矣其声歌之节舞蹈之容
不可得而详也自宜依准成周制其歌舞祀五帝日月

星辰用黄帝乐歌大吕祭九州社稷水旱雩禜用唐尧
乐歌应钟祀四望飨诸侯用虞舜乐歌南吕祀四类幸
辟雍用夏禹乐歌函钟祭山川用殷汤乐歌小吕享宗
庙用周武王乐歌夹钟皇帝出入奏皇夏宾出入奏肆
夏牲出入奏昭夏藩国客出入奏纳夏功臣出入奏章
夏皇后进羞奏深夏宗室会聚奏族夏上酒宴乐奏陔
夏诸侯见奏鷔夏皇帝大射歌驺虞诸侯歌狸首大夫
歌采蘋士歌采蘩其文虽具而未及施用而闵帝受禅

明帝践阼虽革魏氏之乐未臻雅正 天和元年
初造山
云舞以备六代建德二年六代乐成奏于崇信殿其宫
县依梁三十六架朝会皇帝出入奏皇夏太子出入奏
肆夏 (第 8a 页)
里至龙涸(升迁县后魏时陷于吐谷浑 周天和元年
改置龙涸郡嘉诚县龙涸亦曰龙鹤)


(华阳国志云蜀时以汶山险要自汶江龙鹤冉䮾白马匡明皆置戍守元和志雪 (第 45a 页)
 告也凶则告凶救其政使王改过自新
凡国大贞卜立君卜大封则视高作龟

 注曰卜立君君无冢适卜可立者卜大封谓竟界侵
 削卜以兵征之若鲁昭 元年秋
叔弓帅师疆郓田是
 也视高以龟骨高者可灼处示宗伯也大事宗伯涖
 卜卜因龟之腹骨骨近足者其部高贞问也问 (第 5b 页)
于正
 者必先正之乃从问焉作龟谓以火灼之以作其兆
 也
灼后左 (第 5b 页)
灼前左 (第 5b 页)
灼前右 (第 5b 页)
灼后右士丧礼
 曰宗人受卜人龟示高涖卜受视反之又曰卜人坐
 作龟 疏曰贞正也凡国家有大事正问于龟之事 (第 5b 页)
  从上相承有铜籥一以银错题其铭曰籥黄钟之宫长
九寸空围九分容秬黍一千二百粒秤重十二铢两之

以为一合三分损益转生十二律祖孝孙云相承传是
蔡邕铜籥后周武帝保定中诏遣大宗伯卢景宣上党
公长孙绍远岐国公斛斯徵等累黍造尺纵横不定后
因修仓掘地得古玉尺以为正器据斗造律度量衡因
用此尺大赦 改元天和
百司行用终于大象之末其律
黄钟与蔡邕古籥同

  十二宋氏尺实晋前尺一尺六分四釐

  钱乐之浑天仪 (第 7b 页)
 平而助忿兴兵忿者桓之心而兵者鲁之民也桓心
 则怒而民何罪哉后日之战自今日之盟始故详书
 会宋一书会郑以著桓之恶 丙戌
卫侯晋卒
 两书丙戌羡文也此旧史之文欤曰非也作经之后
 传授羡之而世不敢刋春秋不刋之典也不可改易 (第 53a 页)
  鹤形状如鹅青脚素翼常夜半鸣故淮南子曰鸡知将
旦鹤知夜半其鸣高亮闻八九里雌者声差下旧云此
鸟性警至八月白露降流于草上点滴有声因即高鸣
相警移徙所宿处虑有变害也盖鹤体絜白举则高至
鸣则远闻性又善警行必依洲屿止必集林木故诗易

以为君子言行之象始生二年落子毛三年产伏七年
飞薄云汉后七年学舞后七年应节后七年昼夜十二
鸣中律后六十年不食生物大毛落茸毛生色雪白泥
水不能污百六十年雄雌相视目睛不转而孕千六百
年饮而不食圣人在上则与凤皇翔于甸其精神气骨
应相故古者相鹤有经盖鹤阳物也而游于阴因金气
依火精以自养火数七金数九故七年小变 十六年

变六十年变止千六百年形定而色白食于水故喙长 (第 18b 页)
(大赦 改元天和
百司行用终于大象之未其律黄钟与蔡邕古籥同) 十二宋氏尺实比晋
前尺一尺六分四釐 钱乐之浑天仪尺 后周 (第 123a 页)
  十一蔡邕铜龠尺(后周玉尺)实比晋前尺一尺一寸五分
八厘后上相承有铜龠一以银错题其铭(见制律篇中)
祖孝孙云相承传是蔡邕铜龠后周武帝保定中
诏遣卢景宣长孙绍远斛斯徵等累黍造尺从横

不定后因脩仓掘地得古玉斗以为正器㨿斗造
律度量衡因用此尺大赦 改元天和
有司行用终
于大象之末其律与蔡邕古龠同

  蔡氏曰按铜龠玉斗二者当是古之嘉量当时据
斗造尺但以容受 (第 10b 页)
  郿
孔氏曰郿于汉属右扶风在镐京之西岐周之东申在

镐京之东南自镐京适申涂不经郿时宣王盖省视岐
周故饯之于郿 朱氏曰郿在今凤翔府郿县(郡县志/本秦县)
(今县东二十五里有故城今县 周天和元/年
筑县在渭水南一里县治城南当斜谷) 曹氏曰郿
近岐周先王之庙在岐申伯受封则册命于先王之庙
故王在岐而饮 (第 18a 页)